由「祭り」一词的误解说起

       如果在日中词典里查阅词汇「まつり」【祭り】,会发现该词的中文翻译有两个义项:“祭典”和“节日”。许多初学者通过汉字表记望文生义,将该词(以及对应的音读汉字「祭」)理解为“祭祀、祭奠”,然而这种误解多造成笑话,如学校举办的「文化祭」是“文艺汇演”的意思,而不是祭奠某种失传文化。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日本文化中“节日”和“祭典”是一个东西,而在出身于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背景的人看来却完全不相关呢?

    和语「まつり」最初的含义是指对(神道教的)神灵的祈愿、奉献以及感谢,及为了这些目的而实施的活动。这些活动由于规模较大、人们的行事风格繁华热闹等特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划开了鲜明的界限。因此,即使之后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减退,人们仍然习惯称这种与平凡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庆典性的生活方式为「まつり」。所以后世的「まつり」一词可以用在与宗教完全不相关的场合,但对应的常用汉字「祭」保留了这一义项。这么一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汉语中的汉字“祭”大多用在祭奠死者的场合,而日语的汉字「祭」(さい、まつり)往往用于一般意义的节日或大型活动之意,这样的一种文化差异的现象。

    现代日本民俗学开拓者之一的柳田国男,曾在其著作中提出“晴-亵二元论”(ハレとケ)作为日本文化传统世界观的一部分。晴(ハレ)用于统称礼仪、仪式、节日等“正式而非日常的场合”;亵(ケ)则指平时的日常生活。“晴”的场合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衣着、言行礼仪等,都与“亵”的场合完全不同,特别是在明治之前的时代,两者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例如在节日庆典时,人们食用麻糬、红豆饭、酒、带头带尾的鱼等食物,并使用特殊的食器,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不使用的。按照这一理论,不论与宗教(神道、佛教)是否相关,非日常的场合在“传统的日本人”的世界观里是被视为一体的。

    柳田的“晴-亵二元论”与法国社会学家艾米勒·杜克海姆(Émile Durkheim)的“圣-俗二元论”(Sacred-profane dichotomy)在概念上有一定的重叠之处,区别在于后者将非日常的文化要素视为宗教的、禁忌的,或某一群体特有的;而前者(即日本人的世界观)中不一定有此类限制。然而,这两种理论都有着某些定义不很明晰之处,学界也有关于此的争论。

    例如,汉语汉字“祭”的原意——关于葬仪以及祭奠死者的仪式,是否应当归入“晴”的概念中去的问题。有些民俗学者认为这些是不幸之事,应当归入“秽”(ケガレ)的概念中;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在这些活动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和庆典共通的非日常之处(如某些地区穿着庆典服装参加葬仪的习俗),因此也当归入“晴”的概念之中。如上所述,学界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概念。

注:此篇文章原本的写作意图是梓月的某门人文课的期中essay,可见梓月是个并不怎么喜欢写文章的人。

雨ニモマケズ/不惧风雨

作者:宮沢賢治
translate by 梓月

雨ニモマケズ
風ニモマケズ
雪ニモ夏ノ暑サニモマケヌ
不惧骤雨
不惧狂风
不惧严寒与酷暑

丈夫ナカラダヲモチ
慾ハナク
決シテ瞋ラズ
イツモシヅカニワラッテヰル
身强体健
心无妄念
绝不嗔怒怨恨
面带微笑静度时日

一日ニ玄米四合ト
味噌ト少シノ野菜ヲタベ
アラユルコトヲ
ジブンヲカンジョウニ入レズニ
ヨクミキキシワカリ
ソシテワスレズ
每日食糙米四合
豆酱以及少许蔬菜
世事无常、物喜己悲
不入我心分毫
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悉皆铭记不忘

野原ノ松ノ林ノ䕃ノ
小サナ萱ブキノ小屋ニヰテ
東ニ病気ノコドモアレバ
行ッテ看病シテヤリ
西ニツカレタ母アレバ
行ッテソノ稲ノ束ヲ負ヒ
南ニ死ニサウナ人アレバ
行ッテコハガラナクテモイヽトイヒ
北ニケンクヮヤソショウガアレバ
ツマラナイカラヤメロトイヒ
隐居旷野松林
栖身茅舍小屋
东边有孩童生病
为其看病照顾
西边有老妪疲惫
代为勤劳农务
南边有将死之人
劝慰往生无怖
北边有争吵诉讼
告诫无需动怒

ヒデリノトキハナミダヲナガシ
サムサノナツハオロオロアルキ
ミンナニデクノボートヨバレ
ホメラレモセズ
クニモサレズ
サウイフモノニ
ワタシハナリタイ
旱灾之时仰天落泪
寒夏季节忧虑踟蹰
被众人唤作傻瓜
不受赞誉
不以为苦
我想成为的
正是这样的人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歌,是我在18.6阅读同作者的名作品《银河铁道之夜》后。在着手完成了那部作品的连载翻译后,将此诗歌顺带译了一下,但是觉得东西太少发到公众号里面会没人看,所以就一直没发出来。

今天弄了自己的blog,觉得这篇作为开篇比较合适,就发了出来。

愿大家都能成为平凡而又拯救世界的人。

19.7.31(水)

写在开篇之前

本站的前身是微信公众号「毅航实验室」,后者现已被我放弃。

同公众号曾发表的内容包括我2017.3以来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感想和随笔,以及从梓月人格觉醒的那一天起开始连载的《挪威的森林》、《银河铁道之夜》的全文翻译。

「毅航实验室」的名字最初使用,是在2011年我开始成为家庭实验党的时候。当然啦,没有途径获得药剂的我并不能完成什么家庭实验,最终这些器材只有放在家里吃灰。不过那时的勇气和执念,却被现在的梓月完全继承了。所以现在的我虽然对实验科学失去希望,但仍选择沿用了这个名字。

今后在本站中发布或连载的内容,除了上述一类内容以外,也会包括我将要涉足的其他领域。

因为我相信,人生来就应该是拥有全世界的。

19.7.31(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