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祭り」一词的误解说起

       如果在日中词典里查阅词汇「まつり」【祭り】,会发现该词的中文翻译有两个义项:“祭典”和“节日”。许多初学者通过汉字表记望文生义,将该词(以及对应的音读汉字「祭」)理解为“祭祀、祭奠”,然而这种误解多造成笑话,如学校举办的「文化祭」是“文艺汇演”的意思,而不是祭奠某种失传文化。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日本文化中“节日”和“祭典”是一个东西,而在出身于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背景的人看来却完全不相关呢?

    和语「まつり」最初的含义是指对(神道教的)神灵的祈愿、奉献以及感谢,及为了这些目的而实施的活动。这些活动由于规模较大、人们的行事风格繁华热闹等特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划开了鲜明的界限。因此,即使之后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减退,人们仍然习惯称这种与平凡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庆典性的生活方式为「まつり」。所以后世的「まつり」一词可以用在与宗教完全不相关的场合,但对应的常用汉字「祭」保留了这一义项。这么一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汉语中的汉字“祭”大多用在祭奠死者的场合,而日语的汉字「祭」(さい、まつり)往往用于一般意义的节日或大型活动之意,这样的一种文化差异的现象。

    现代日本民俗学开拓者之一的柳田国男,曾在其著作中提出“晴-亵二元论”(ハレとケ)作为日本文化传统世界观的一部分。晴(ハレ)用于统称礼仪、仪式、节日等“正式而非日常的场合”;亵(ケ)则指平时的日常生活。“晴”的场合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衣着、言行礼仪等,都与“亵”的场合完全不同,特别是在明治之前的时代,两者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例如在节日庆典时,人们食用麻糬、红豆饭、酒、带头带尾的鱼等食物,并使用特殊的食器,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不使用的。按照这一理论,不论与宗教(神道、佛教)是否相关,非日常的场合在“传统的日本人”的世界观里是被视为一体的。

    柳田的“晴-亵二元论”与法国社会学家艾米勒·杜克海姆(Émile Durkheim)的“圣-俗二元论”(Sacred-profane dichotomy)在概念上有一定的重叠之处,区别在于后者将非日常的文化要素视为宗教的、禁忌的,或某一群体特有的;而前者(即日本人的世界观)中不一定有此类限制。然而,这两种理论都有着某些定义不很明晰之处,学界也有关于此的争论。

    例如,汉语汉字“祭”的原意——关于葬仪以及祭奠死者的仪式,是否应当归入“晴”的概念中去的问题。有些民俗学者认为这些是不幸之事,应当归入“秽”(ケガレ)的概念中;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在这些活动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和庆典共通的非日常之处(如某些地区穿着庆典服装参加葬仪的习俗),因此也当归入“晴”的概念之中。如上所述,学界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概念。

注:此篇文章原本的写作意图是梓月的某门人文课的期中essay,可见梓月是个并不怎么喜欢写文章的人。